Search

《返校》:7分
推薦人群:遊戲粉絲,愛國憤青,歷史愛好者

跟前年那部...

  • Share this:

《返校》:7分
推薦人群:遊戲粉絲,愛國憤青,歷史愛好者

跟前年那部《沉默的教室》一樣,都是聚焦在極權的體制對個體的打壓。當然,某種意義上來說,也算是一部政治宣傳片,再結合最近台灣大選的結果,這部電影算是成功了。

拋開電影以外的那些意識形態,單論電影本身而言,其實我還是滿意的。電影採用了章節式的敘事,一層又一層地撥開真相。沒有玩過遊戲,看的時候會有些一頭霧水,但結合整個故事的意識形態,於是個人擅自解讀了一番。

整部電影分為裡世界和表世界,表世界是讀書會被舉報事件,裡世界是兩人返校。在表世界每發生一件事,都會在裡世界以詭異事件出現,電影裡唯一沒有在表裡世界統一的,就是最後女主角帶男主角逃離校園,而自己則留了下來。有趣的是,在現實世界就沒交代女主角的下落了,我個人傾向已經被處決了(留在校園)。最後結局是什麼,就是老年男主角拿著本書,在教室與女主角再次相遇,這就是整部電影裡,裡世界跟表世界第一次連上了。

電影本身營造的恐怖感還是很弱的,看慣日美恐怖片的觀眾而言,電影中的那些驚嚇鏡頭還算是小兒科。導演把恐懼感放在極權上,但氛圍營造的不夠,電影全篇我只看到了惡,沒有真正的恐懼。可以對比一下《繡春刀2》的開場,那就是把極權主義下人人畏懼的氛圍做得格外出彩。

電影在類型片上面做得並不是特別成熟,但在政治表達上面倒是非常鋒利。戴上了麻袋的人們象徵著被矇蔽而失去靈魂,腳戴鐐銬的怪物象徵著甘願為體制賣命的奴隸,上吊的學生們象徵著被粉飾太平的真相,還有時常出現的孫中山畫像象徵什麼就不言而喻了。為什麼我說它是政治宣傳片呢?大家留意電影最後孫中山畫像出現的鏡頭,是被人塗花了臉,而男女主角在這一刻找到希望,這不就是改朝換代的意思嘛。

電影我一直是想給6.5分,個人不太接受這麽複杂的政治隱喻背後,居然是如此狗血的師生戀,太影響整體的政治表達了。但又考慮它在裡世界確實表現了太多讓人驚喜的東西,所以還是給7分吧。

#返校
#電影返校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公主死去了,屠龍的少年還在燃燒。
View all posts